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原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和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源于“高新技术产业”,但是前者比后者更进一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国家层面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一个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我国企业对新兴产业和市场的敏感性和响应速度是值得称道的,产业投资的积极性也很高,从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制造能力的增长速度可见一斑。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造”已成为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企业仍对战略性、前瞻性技术探索和研发持不积极的态度。这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意义不仅是找到新的“中国制造”机会,而且要借此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相比之下,后者更为重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逐步发展和孕育未来产业的过程中,不断开辟新方向,拓展新领域,但也带来了新问题,对原始创新、要素市场和产业生态提出了新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化能力对形成新兴产业优势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发现能否最终形成产业,关键还要看随后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科学发现能力为产业竞争力提供基础,但是科学发现通常提供“公共产品”,而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则与竞争力直接相关。因此,产业化能力与科学发现对国家竞争力至少是同等重要。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要确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适配性的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在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发展基础较好的领域,大力补链强链,努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产品。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节能环保、5g等极具潜力的领域,点状突破,形成局部优势。在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领域、类脑智能产业、新材料等具有未来产业特征的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抢占细分市场制高点。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新兴产业演进的规律性特征,进一步明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各省对高新技术产业链已经展开优先布局。2023年3月30日,湖南省培育新兴产业专题会召开并给出明确答案:立足“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支撑条件”三大要素,湖南将大力培育新能源、大健康、自主计算、通用航空四大新兴产业,产业规模均直指万亿级。2023年,河北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品牌竞争力等不断提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3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率先突破千亿级,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2%。四川省经由川投集团,积极涉足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智能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数据服务业、产业基金等领域,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聚合引导社会资本,支撑引领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

从制造业投资的领先指标来看,在国际贸易格局“脱钩、断链”冲击下,工业企业盈利增速近期快速下滑、产成品库存高企、出口短期承压,均指向制造业投资复苏动能可能将逐步趋弱。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技术轨道发生变迁时,先发者由于背负了相对沉重的转换成本包袱而难以及时抓住机会,而后发者的转换成本相对较低甚至为零,可以更快地进入新轨道,进而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我国本可利用这种后发优势,但是我国在一些领域的后发优势发生了逆转,构成新的后发劣势。中国制造业长期沉淀积累投资、巨大而分层次的市场延长了陈旧产品的寿命,从而造成技术依赖和产业转型刚性。高新技术壁垒、高设立成本、高市场风险叠加,严重地阻滞了技术、能力和资源处于相对劣势的我国某些产业的启动、转型和发展。需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四川省成都市以“五步闭环工作法”为驱动,实施生态环境调度指挥工作;重庆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优化提升物流结构和效率,打造绿色物流。天津市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打造保护京津冀的绿色生态屏障。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促进绿色产品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重庆市铜梁区以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提档升级特色产业,做精做强“铜梁龙米”“铜梁莲藕”等品牌;深化农文体商旅融合,擦亮龙舞龙灯、安居古城、生态原乡、少云故里“四张名片”,办好龙灯艺术节、安居龙舟会等品牌赛会和“一镇一主题”乡村节会;积极参与“巴渝新消费行动”,繁荣龙城天街商圈,建设淮远河岸夜间经济集聚区、特色美食街等。

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以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改革试点,引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壮大。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汇集200多名顶尖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依托各类创新主体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涌现出细胞焦亡抗肿瘤免疫功能重大发现、高精度个性化脑功能剖分技术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南京市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已形成从原料药、中间体、检测试剂、创新药,再到市场推广营销,上下游一体化的生态集成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已初步形成“一谷一镇三园”。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已达数百亿元量级,重点打造以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巴南重庆国际生物城、涪陵现代中药产业园、荣昌医(兽)药产业园等五个集聚区为主的产业空间格局。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两江新区以建设产业功能区和实施“链长制”为抓手,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大数据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设计等产业链条;聚焦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培育一批“链主”企业;聚焦提升产业能级,大力发展生命科技、航空航天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服务,大力发展高端消费、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增加值。

新能源及电动车产业。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相关技术的创新,一方面,可能会使得市场需求的特征发生变化,使得市场对原来的现代服务业产生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扩大又会进一步促进技术的进步,为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空间, 使得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技术为主要突破口的新技术革命,将从蓄势待发进入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酝酿全球创新格局重大调整,并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推动形成主导和引领全球前沿的未来产业。

不仅要关注当前已经形成产业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关注下一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在下一代产业的原创性、核心技术上有所作为。

我们同时面临资源有限和新兴产业前期技术轨道不确定的难题,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

坚持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创新和转变消费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同时,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加强 “创新链”的协同发展,市场(用户)需求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生产,也逐级将需求传导至中、上游环节。为支持我国新一代主导产业的发展,应当强化政府引导,重视需求政策,挖掘国内市场需求,积极支持商业模式创新,优先采用本国上游产品(设备等),率先形成应用系统,推进新兴产业产品规模应用。要切实完善体制机制,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原始创新,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联合攻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相关知识产权。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协调指导力度,造就并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作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相结合。要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发展时序,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要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坚持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相关产业较快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具体来讲,支持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鼓励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遴选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骨干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对大型民营企业的支持。同时,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和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在此基础上,发挥全球价值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以及大企业的核心作用,引导中小型创业企业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创新大中小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大中小企业共存的“1+n”产业生态系统,打造特色产业企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纲要》将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重大方向列入未来产业,指明了未来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类脑智能产业的相关企业,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寒武纪”类脑智能芯片,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研制出类脑计算“天机芯”。量子信息方向,我国已在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量子传输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基因技术领域的发展将聚焦基因医疗、合成生物、基因育种和基因专用仪器设备等细分方向,比如华大基因的早癌筛查产品等。未来网络的发展将聚焦高速全光通信网络、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和算力网络等细分方向。中兴通讯就在超密集网络sdn等5g关键技术方面积累多项专利。

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在生物、信息、空天、海洋、地球深部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对面向应用、具有明确市场前景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组织、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结合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财税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业集聚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以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能够实现突破的重点方向,依托优势企业,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努力实现重大突破。
  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发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新技术服务业,着力培育新业态。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环境服务业。

要抢抓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将数字技术有机融入研发设计、物流供应、生产制造、消费服务等环节,促进产业线上线下循环,加快产业链和供应链有机融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效率。同时,要着力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平台载体,着力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国家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工厂。

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部,出于追求利润,一些实力强的企业会实行多元化决策,通过生产与销售,形成技术、生产工艺、市场的融合,最终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化。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力度,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应用,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总结

发展新兴产业有待有为政府的强效协调和制度建设,抓住机遇,立足国情,创新发展,科技加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度环境。在知识端、企业端、需求端三方面构建无壁垒、弱补贴、强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兼容型产业培育政策,推动中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技术革新。

目前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度环境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科技体制等方面还不健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需要以政府市场“双驱动”相结合。政府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主要考虑产业先导性,有利于未来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以及产业链长、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技术,具备近期或中期产业化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市场机制论述产业成长,则主要表现在优先开放、竞争兼容、激发创新,降低内部的技术转移成本,以技术蛙跳创新、大国市场诱致、知识产权倒逼为培育产业升级路径。